上海市老龄化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人口老龄化在19世纪中期最先出现在发达地区,这是该地区生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出生率相继下降,实现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因为这个原因,在过去的60年间,世界人口发展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的被称之为婴儿潮一代人逐渐进入老年,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取代以高出生、高死亡和高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口发展模式,成为主导未来世界人口动态的最重要的特征[1] 。尽管各个国家老龄化的过程和推动力存在差异,但基本模式是相同的,即一个年轻型的人口在寿命延长和出生减少的双重作用下开始经历老龄化的过程,并最终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用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老年型地区

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许多国内外有识之士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前景忧心忡忡,不少学者甚至断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后,死亡率率先下降,生育率并未随之相应下降,形成一个庞大的人口转变增长( Transitional growth) 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形成两个人口高峰[2] 。在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两个人口高峰叠加起来的三亿多生育旺盛妇女,人口再生产潜力非常巨大。国务院审时度势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做出果敢的严格控制人口的决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必要。在提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时,人们已经预见了人口老龄化会加速和提前实现,但当时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缺淡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与加速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矛盾十分突出[3]

据联合国秘书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估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到1.70忆,占总人口的11.7%,届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老年抚养比为0.168,相当与日本1990年时的水平,可以认为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而到2025年和2030年,老年抚养比分别达到0.1950.237,分别略低于日本1995年和2000年的水平。考虑到中国退休年早于国际通行的65岁标准(若按15-59岁,60岁以上两个区段计算,中国老年抚养比在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0.315-0.392,略低于和略高于日本1995年和2000年时水平)。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4]

上海市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大的城市以及世界上第五人口密度最大城市,随着东京,莫斯科市,圣保罗,纽约。过去的几十年里: 从七十年代开始,上海老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从1979年开始,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比全国早了20[5]

上海从70年代初开始,生育率总体水平持续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使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以1990年底四次人口普查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对比来说,上海人口总量仅增加23.4%,然而老年人口却增加2.2倍,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虽然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总人口的增长幅度比较大 (1990年增长22.9%),但是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为50.1%,仍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这一结果有效的改变了人口结构,使上海在1979年率先成为中国第一个老年型地区。1982-1990年,上海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从19.43岁上升到3380岁,预期寿命从74.62岁提高到75.94岁,到2000年,年龄中位数已经大到37.64 [6]
年份
60岁以上
65+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1979
115.48
10.2
81.52
7.2
1982
136.50
11.54
87.89
7.43
1990
189.11
14.06
126.16
9.38
1995
221.00
17.02
151.92
11.7
2000
241.76
18.29
187.68
14.2
上海1979-2000年户籍老年人口信息表[7]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海市人口总数为164077万人,其中男性为843.03万,女性为797.75完人,男女性别106:100。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中,高龄组老人在60岁以上老人口中所占比率明显上升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高龄组老人占总体老人口比重已接近半数[8]

2001-2006年老年人口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内部各年龄组人口也呈老化趋势,底龄老年人口比率不断下降,中,高龄组比重却不断上升,达到并超过半数。
年份
60岁以上
65+
70+
80+
85+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2001
246.6
18.58
192.5
14.51
125.8
9.48
32.91
2.48
11.68
0.88
2002
249.5
18.7
195.7
14.67
132.5
9.93
35.28
2.64
12.46
0.93
2003
254.7
18.98
199.5
14.87
139.8
10.42
37.62
2.8
13.25
0.99
2004
260.8
19.28
201.1
14.87
145.7
10.78
40.7
3.01
14.61
1.08
2005
266.4
19.58
203.7
14.97
151.3
11.13
43.77
3.22
15.99
1.18
2006
275.62
20.1
207.58
15.2
155.20
11.3
46.78
3.4
17.52
1.3
上海2001-2006年户籍老年人口信息表[9]

这一段的主要特点: 老人口,高龄人口,劳动人口的比重开始迅速曾经,少年儿童入人口比重快速下降。在2000-2005年间,上海每年净增加的60岁以上老人口是3-5万人,2007年净增加11万人。

年份
60岁以上
65+
70+
80+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人数
()
占总人数比例(%)
2007
286.83
20.8
211.18
15.3
158.74
11.5
50.24
3.6
2008
300.57
21.6
214.50
15.4
160.65
11.5
53.44
3.8
2009
315.70
22.5
221.00
15.8
162.55
11.6
56.65
4.0
2010
331.02
23.4
226.49
16.0
164.33
11.6
59.83
4.2
2011
347.76
24.5
235.22
16.6
167.36
11.8
62.92
4.4

上海2007-2011年户籍老年人口信息表[10]

这一段的主要特点是2005-2010年是上海老年人口的中速增长期, 平均每年净增7.5万人左右
根据统计数据,到2007年未,上海市户籍60岁以上及以上老年人口差点有28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0.8%,户籍65岁以上老人口211万,占户籍人口的15.3%。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水平。

上海的老龄化的现状

截至20129月底,上海常住人口约为2371万人,户籍人口约1421万人,来沪常住人口约965万人。近年来,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的流动人口持续增加,闵行、嘉定、松江、青浦、奉贤5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户籍人口。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常住人口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与此同时,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348万人,占24.5%65岁及以上的为235万人,占16.6%十二五[11]时期,全市平均每年新增加约20万老年人口,预测到2015年将达30%。根据预测到2030年,上海60岁以上人口会占有全市常住人口的32.31%[12] 65岁以上人口26.58%,也就是说总人口的平均每三位人就有一位转成退休的。此外,到2030年,80岁以上的后期高龄者约占总人口的4.66%[13] 。在上海这样一个老人口众的城市,老年人口的生活情况如何,直接关系这一郡体的生活幸福,也影响到社会的结构。

由于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人口密度持续提高,2011年全市人口密度约3702/平方公里[14] 。随着新城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轨道交通的大发展,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城郊结合地区转移。黄浦、静安等核心城区人口密度明显下降;浦东、闵行、松江等近郊和远郊区人口密度上升迅速。但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郊区人口过于分散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需要进一步推动人口在空间的合理布局。

根据新调查,男性老人占47%,女性老人占53%,性别比为88%(女性为100,下同) 2005(85%)2003(86%)1998(8364%)的性别比相比差异不大,略有上升。在上海老人中女性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女性比男性寿命长的缘故[15] 。这就意味着女性丧偶的比例高。也就是说,高龄老人和女性老年人获得配偶支持养老的可能性比较低。老人在生活中,对亲人特别是配偶和子女有较强的依赖性。碰到问题,老年人首先寻求的支持渠道是配偶子女,但越来越多的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出现说明家庭养老缺少原有的支持资源,给实际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带来困难[16]

上海市流动人口

上面的资料描述上海常住人口情况,然而除了具有户籍人口,上海市流动人口持续增长已经称为显而易见的事实,如何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是上海城市管理者必须对影的问题。从流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变化来看,2000 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每年净增长40 万人左右。流动人口中年轻占多数,他们的流动入能够有效地减轻上海人口老龄化的过程。根据第五人口普查资料,计入常住外来流动人口后的上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比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改善很多,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从1803%下降到1498%。因此,属地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变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能延缓老龄化的问题[17]

上海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的存量和增量都是十分巨大的,但上海老年人口的质量和素质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有社会学家以为,中国人口老年化潜力最大的国家,中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而人口老年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这一趋势由于老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得到强化,为了不使生育率下降带来过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生育政策对其他加以调整,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各自生育率转变的时间不同和速率不同所决定的[18]

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海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外一方面亦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因此像上海这样的超大规模的城市要面临老龄化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计划生育政策: 三十年前中国把人口问题作为国家战略问题,制定了影响空前的独生子女政策[19]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育以来中国仅用不到 30 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国较早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然而,在计划生育的控制下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被社会养老取代,急剧变化的家庭结构减少了家庭供养和照料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也进一步加快了家庭传统养老功能的快速减弱[20]

实际上在过去30年中,低生育率已经使得年轻人口减少了30%。如此剧烈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通常当一个国家经济起飞时,生育率必然随之下降。例如日本、韩国,生育率降到了危险的1.21.3的水平。而这些国家都意识到低生育率的危害性,出台了大量鼓励生育的政策。中国现在也实行了对双独生子女开放二胎的政策。但是在育龄夫妇大多是双独的上海,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率已经降到了世界最低的0.7上海无疑是生育率下降最低的城市[21] ,目前的0.7%左右的生育率是远远低于其他的地区[22] ,不到替代水平50%。专家认为,如果中国听任生育率继续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会变得像现在的日本,成为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这很可能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23]

上海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趋势不仅改变了人口结构,而且对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庞大,对上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造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养老服务三个方面的压力。

养老保险

首先是养老保险压力比较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空帐以每年1000忆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中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上海市养老保险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城四制”, 即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为城保”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农保”)、小城镇社会保险(称为镇保”)和外来人员综合保险(称为综保” ) [24]

 201141日至到2012331日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社保费缴费基数为2338-11688元。具体中的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2%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50%;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0%[25]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低工资、高福利政策, 当时的职工养老金没有形成历史积累, 创造的劳动价值都以统收统支的方式转化为国有资产。而上海又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个人养老金上的历史性负债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 上海养老保障的历史负担相当沉重。长期以来, 地方社保基金仅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 而不能参与资本市场。由于银行利率较低, 在高通膨的情况下, 地方养老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 出现明显的负回报率, 导致基金增值缓慢甚至出现亏损, 从而进一步影响基金的支付能力, 导致个人账户空账,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26]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社会人群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的公平性问题。即使在城保制度之内, 机关、事业、企业之间的退休待遇不平衡, 差距过大。由于镇保制度实际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征地农民, 是所谓的土地换保障”, 但是镇保参保者的养老金待遇大大低于城保。由于农保实行镇级统筹、各镇各办的方式, 养老金享受标准上的差异也比较大, 而且农保享受的养老金更是大大低于城保。从前述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中, 可以看出,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存在着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外来人员综合保险, 而且这几种制度之间相互分割, 互不衔接, 构成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 上海成为中国各地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27]

医疗保险

其次是医疗保险的问题上海的医疗保险制度如何对应人口老年化的压力,对城市管理者带来巨大问题。老龄化造成医疗费用的高增长,医疗保险基金缺乏强有力的保证。其次,上海老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不相适应。根据市医疗局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大概占全市保人员的三分之一,而这三分之一的人员却花费了全市三分之二的医疗保险基金。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在医疗服务利用总量中老年医疗费用占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费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换句话说,上海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不相适应[28]

上海市机构老样的现状

最后是养老服务。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老年教育等老龄产业(亦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扑面而来。养老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养老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9 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公告》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养老机构比上年增长5.7%: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上海市养老设施建设得到了加速发展,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数都呈现持续增长的太势,1997年,全市只有20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95家,到去年,全市共计养老机构625家。1997年,上海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床位数为1851张,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速度扩张到42186张。到去年,床位共计9.78万张,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0%[29]

目前,上海养老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浦东新区和市郊区县三大类地区,其中出于郊区县的占到其中一半还多。养老机构床位具体的地域分布比例为中心域区占33%,浦东新区占13%,市郊区县占54%[30]

根据这些数字,可以想象得出过去的几年下上海的社会保险有发展了,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来说已经发展得多,未来上海市人口抚养系数将越来越高。虽然政府对于养老机构的投入在逐年加大,床位数和机构数年年都在提高,然而在老龄化的热潮下,床位仅仅是60 岁以上人口比的3%,这一覆盖率对于庞大的老年人队伍来说,似乎太少了。目前上海市养老、为老、助老服务体系严重不健全,为老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也严重不健全,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现实社会养老问题的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面临着重新调整的挑战。

流动人口的养老现状

针对外来人口的综合保险对他们的保障还远远不够的。虽然持有居住证可以参加上海是各项社会保险,但与户籍人口相比却又很大的差别: 1,具有上海市户籍者,必须参加上海市城镇保险,企业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四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此外,居住证和户口最大的区别在于: 持居住证者尽管在上海缴纳养老保险,但并不能纳入上海的养老体系,也不能在上海支取养老金。医疗保险的情况也不是例外,持有居住证者,退休后上海不承担居住证者的医疗保险。所以上海外来劳动者限于户籍制度,无法纳入到上海的社会保障范围内[31]

上海老龄化的特点 - 致富太老了吗?

发达国家的情况基本是先富后老,而中国的情况是未富先老。上海老龄化社会呈个现突出特点,上海与发达国家老龄化相比来说,最大的差异在未富先老。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发达国家的人均GDP 约为5000- 10000 美元。作为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日本,在1970年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 2299 美元(708000 日元,当时汇率308:1),而上海在1979 年进入老龄化行列时,人均GDP 仅为1651 美元(2568 元人民币,当时汇率1.555:1)。相较之下,同样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日本全国的人均GDP 是中国最发达城市上海市人均GDP 1.5 倍。伴随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的人均GDP 1979 年的1651 美元,增加到2009 年的11563 美元,增长了600.4%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由1979年的10.1%,增加到2009 年的22.5%,增长了122.8%。从增长率上说,上海人均GDP 和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都优于日本,但是上海人均GDP 与日本相比差距太大,而老龄化的速度却是逐步赶超。总体上讲,上海属于老龄化速度明显超越经济发展程度,未富先老的特征显现无疑[32]

如何解决人上海口老龄化?

1.完善现有老龄人口养老服务体系

从长远来看,有社会学家以为发展养老机构,发展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养老,社区助老为老服务,在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以社区服务为主体的老年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主,鼓励个人、家庭自助养老,实施社区助老、帮老是解决上海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成分。

2.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金保障机制 

加强老年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海也应该从制度方面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创新、鼓励支持发展企业年金缴纳制度、配套实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机制,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多维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养老金保障机制。 

 结语

遗憾的是,上海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绝不是一种短期现象,无论今天或是未来,每个人都注定生活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那种年轻的社会已经一去而不返。既然如此, 应该对这一社会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 正视人口老龄化并适应人口老龄化,适应老龄社会所做的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成为上海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社会挑战必须解决的任务。



参考文献:

顾颖: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12.

靳晓叶: 上海老年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 (1978-2005)。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Li Zhang: Shanghai Coming to Grip with Its Aging Population Problems. Singapore, 2010.

粱建章,李建新: 中国人太多了吗? 北京,2012.

刘华: 人口老龄化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城本るみ: 中国の高齢者福祉施設の運営. 上海市における社会福利院の事例. 人文社会論叢14, 2005. [中国的高龄者福祉施设的运营. 上海市对于社会福利院的事例. 人文社会论丛]

陆遥, 汪泓,陈心德: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选择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8

Peng, Xizhe (彭希哲): China's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Future Challenges. Science333.2011.

彭希哲: 立即行动起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东方早报, 2009427.

沈恰:上海老年人医疗保险政策研究。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7.

上海民政2007-2008发布的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

2009-2011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

丁丽娟:上海老龄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商业经济,第2011 年第8 .

童琳琳: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发展轨迹与启示。西北人口。2008.4其第29.

肖严华: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与制度整合. 上海经济研究. 2010.6

戚诚杰: 面对老龄化:计划生育与新人口政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

邬沧萍谢楠: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2010.

张雄: 2009-2010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社会发展报告 - 老龄化与社会发展。上海,2011.







[1] 彭希哲: 立即行动起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东方早报2009427.
[2] 邬沧萍,谢楠: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2010.p1.
[3]邬沧萍,谢楠: 2010.p.1.
[4]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上海,2011. p.4.
[5] Li Zhang: Shanghai Coming to Grip with Its Aging Population Problems. Singapore, 2010. p.1.
[6] 刘华: 人口老龄化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p.2.
[7]刘华: 2003. p2.
[8]童琳琳: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发展轨迹与启示。西北人口。2008年第4其第29.p.30.
[9]童琳琳: p31.
[10]上海民政2007-2008发布的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与上海市老年学会发布的2009-2011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09-2011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
[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12]根据一些别的预测接近40%
[13]城本るみ: 中国の高齢者福祉施設の運営. 上海市における社会福利院の事例. 人文社会論叢14, 2005p.39-61
[14] 2000年为2588/平方公里
[15]张雄: 2009-2010上海暨长三角城市社会发展报告 - 老龄化与社会发展。上海,2011. p.22.
[16]陆遥, 汪泓,陈心德: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选择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8期。p.23.
[17]顾颖:上海城市流动人口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12. p.22
[18] 童琳琳: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发展轨迹与启示。西北人口。2008年第4其第29.p.32.
[19] PengXizhe (彭希哲): China's Demographic History and Future Challenges. Science333.2011 p581.
[20] 戚诚杰: 面对老龄化:计划生育与新人口政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第1. p. 21-23.
[21] 这些家庭中约有8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根据现行生育政策,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22] 但说起中国其他大城市,也正在接近上海的生育率
[23] 粱建章,李建新: 中国人太多了吗? 北京,2012年。p.202.
[24] 靳晓叶: 上海老年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 (1978-2005)。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p24.
[25] 2012上海市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http://www.chexianinfo.com/other/society/1348733470.html
[26] 肖严华: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与制度整合. 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6期,p.85.
[27] 肖严华: p87.
[28] 沈恰:上海老年人医疗保险政策研究。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p10.
[29] 张雄: 2011年。p.187.
[30] 张雄: p. 192.
[31] 张雄: p. 161.
[32] 丁丽娟:上海老龄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商业经济,第2011 年第8 期,p.36.

Megjegyzések

Népszerű bejegyzések ezen a blogon

ギャル文字

Amerika, a rizs országa

Hattori "Démon" Hanzō története